一个人做点好事儿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儿。 然而,衡水市检察院机关后勤的张红彬,就是这样一个做了20多年好事儿、无私付出了20多年的人。 他发扬军人退伍不褪色的优良作风,扎根机关后勤一线,甘当一颗“螺丝钉”。 脏活累活,他一身独揽,俯身甘为“老黄牛”;急难险重,他一马当先,挺胸敢当“拼命郎”。 1996年,33岁的张红彬带着一大串大荣誉从部队转业到了衡水市人民检察院,成了一名后勤保障岗位的普通工人。他当过司机,管过车,管过食堂,当过后勤管理员、消防管理员,也当过机关卫生管理员。无论身在哪个岗位,他都是满怀热情、兢兢业业,多年如一日。 先后获得衡水市第七届道德模范提名奖获、衡水好人、河北好人等称号。 24小时开机的“热心人” 机关后勤保障工作繁杂琐碎、头绪众多,“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为保证机关后勤工作高效运转,张红彬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大家都下班走了,张红彬开始在办公楼里转悠,看看哪间办公室的灯没关,听听哪间办公室的空调或电扇还有声音。不论是对领导还是对同事,张红彬总是低声招呼高声答应,只要找到他,不管多忙,他都爽快答应,从没一句牢骚。 张红彬常说“单位和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2004年张红彬被推荐担任机关家属院小区楼院长。15年的时间里,他的手机号成了小区为民服务热线。暖气漏水、电路跳闸,水管损坏,只要一个电话,他随叫随到,不管阴天下雨,还是酷暑严寒。从事机关后勤保障20多年,大到机关楼顶漏水,小到照明灯管损坏、门锁钥匙丢失等等,哪里有需要,哪里就能看到张红彬忙碌的身影。同事们都说:“张红彬有一颗为民解难的火热的心!”。 五项全能的“细心人” 为了降低机关办公运行成本,日常维修工作张红彬从来不雇外人,自己会的亲自动手,不会的学着做。他每隔一段时间便对保洁人员使用的墩布进行检查,只要发现墩布头有松动,便重新绑固,并对废弃的墩布进行修旧利废。办公室灯管更换、电器漏保空开更换、空调故障、门锁或钥匙损坏,家具、桌椅维修,自来水阀门更换,甚至下水道堵塞,他都亲自上手维修。机关同事称他为“司机、水暖工、电工、锁匠、木匠”五项全能。 2020年,在创建节约型机关建设中,他勇挑重担搞好志愿服务宣传,旧物利用改造制作宣传展牌,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实效,为单位节约经费2000余元。他常对同事们说“勤俭节约,是我们共产党员的传家宝,我们多做一些,就能为国家多节省一些。”他用勤奋的心和灵巧的手,每年为单位节约开支上万元。 勇于创新的“有心人” 基建管理工作涉及到规划、计划、设计、施工及其质量监督等方方面面,每一项、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具备专业性知识和一丝不苟的责任心。张红彬总是把日常工作中发现的基建问题进行认真剖析,寻根探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7年,衡水市检察院建设检务服务大厅。项目施工安排在工作日夜间及节假日期间进行。张红彬白天坚守施工现场,晚上将工程图纸带回家中,查阅相关基建资料。从总体布局,到改造的设计,从院落布局,到总体格调,从整体墙面厚度到大厅内部采光;从走廊空间大小到涂料材料采购,他仔细研究分析,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议,全部被施工部门采纳,大大节约了项目建设成本。 2021年8月初开始的家属院暖气改造工程,这项惠民利民的工程,从现场设计规划、进场施工到完成改造,虽然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但他始终坚守现场,解决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乐于助人的“爱心人” 在单位默默付出无怨无悔,在社会上,张红彬同样是一个乐于助人、志愿服务的爱心人士。 张红彬到衡水湖游玩,或者到滏阳河边散步,他都会主动去捡地上的果皮、瓜子皮以及烟头等杂物。这已经形成了他自己的一个习惯。骑车出行,看到宣传标语损坏,主动找工具修复,如果自己修复不了,他会联系相关人员进行修复。在张红彬心中,衡水就是他自己的家,应该时时刻刻来维护它。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张红彬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参加社会管理和社会实践活动,协助本单位普查员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自觉加入衡水好人志愿者协会,多次进社区、养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开展文明交通劝导、环境保护、道德宣传等志愿服务。他进机关、学校、窗口单位参加全市行风评议活动周,拓宽了为民服务的视野和情怀。他主动联系衡水好人志愿者协会,在市检察院小区开展了一次大型义诊活动,深受小区居民欢迎。张红彬在推动乡村振兴、参与基层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永远为人民、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 敢挑重担的“狠心人” 2019年张红彬受命监工家属院住宅楼节能改造。历时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张红彬起早贪黑始终坚守在施工现场,一天都没休息。领导和同事们都说张红彬是个狠人,一个对自己特别狠的“狠心人”。 2020年正值盛夏,他受命落实市委市政府实施的雨污分离的重大工程,从7月24日开始到8月1日主体完工,在一周的时间里从早晨到晚上张红彬一直钉在现场指导施工,如期顺利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 2020年国庆假期,为迎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达标验收,张红彬主动请缨迎难而上,通过他的辛勤付出,解决了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小区的脏乱差得到治理,环境整洁焕然一新,此项工作也得到社区和街道办的肯定,为民办好事、办实事始终是张红彬的初心和使命,群众称赞他不愧是“衡水好人道德模范”。 2020年疫情爆发时,张红彬毅然取消原本打算回老家过年的计划,全力以赴投入到疫情防控中来。期间发现谁家缺菜少米,主动采购送到家。门岗没有体温仪和消毒药品时,他第一时间联系协调,自己开车自费购买。疫情初期,物资不足,自己动手自制喷雾器,对小区16个单元楼道进行消毒。 在疫情进入常态化管理时期,牢记为民服务初心,协助社区抓好小区疫情防控,统计上报接种疫苗人员信息,为适应疫情常态化管理的需要,建立小区微信群,及时发布上级通知通报,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奠定了基础。 这就是张红彬,一个普通的后勤工作人员,他用无私奉献践行着铮铮入党誓言,他不忘初心、为民解忧,用忠诚和担当书写着逐梦前行的绝美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