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莉,女,1972年5月生人,满族,群众,退休前系衡水铁路车务段职工。多年统计工作造就其严谨认真、敬业执着的习惯,退休后,通过陪伴衡水中学的儿子接触到并参加了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后,就深深热爱上公益事业并全身心投入进去。2021年她加入衡水好人网公益组织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时长500多小时,不论时间早晚长短不论天气酷暑严寒,只要有需要的地方就总有她。她始终坚信“我为人人,才能人人为我”,不计辛苦不计付出的去做好事、做善事、做能做之事。身边亲朋们有的不理解,问她退休了该歇歇了,干嘛要把自己弄的这样累、这样忙碌,她却说,“累并快乐着”,能尽己力帮助到别人,为社会和谐文明做点贡献,这也是给自己积攒了一份爱,也是更好的给孩子做了表率,这样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翟莉性格开朗,热情周到,不论是去慰问五保户、去养老院探望老人们也好,还是去大葛村小学、北田小学等地扶贫助学、爱心捐助,她都跑前跑后各种张罗安排,被探望的老人和学生们都深受感动。 她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众人拾柴才能火焰高。在她的热心推广宣传、引领号召下,在短短的三四个月时间就发展了400余名志愿者加入公益组织,有高中生、初中生及小学生,也有大学生,并且通过她极强的感染力和凝聚力,也影响带动了数百名学生家长一起响应,积极参加各类活动。 她策划组织了大小活动60余场,参加人次2000余人次。有扶贫救困、爱心捐助,有文明创城活动,有城市环保活动,有防疫志愿活动,有红色研学活动……她亲自带领三十余名学生及家长,去枣强倾听道德模范先进人物林秀贞亲自讲述事迹报告,孩子们人人都受到启迪,要向林奶奶学习,也要争做好人,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她也曾组织衡水中学的莘莘学子们利用暑假开展了多场公益活动,去北苏闸村史馆参观接受党的廉政文化教育,学习“闸文化”,深刻理解廉洁为公,为祖国栋梁们培养树立正确的三观,起到了教育和引导的作用,该活动也被多家媒体及学校公众号纷纷推广学习,起到了较好的宣传带动效果。暑假期间,适逢交警部门为文明创城,开展电动车集中上牌活动,她主动请缨,并召集了二十余位衡中学生助力交警三个服务点,热火朝天的大干了三天,学生志愿者们虽累犹荣,亲自动手参与其中,锻炼中得到了书本之外的社会大课堂带来的充实和快乐。 翟莉针对疫情防控的局势,数次配合社区做流调工作和核酸检测志愿者,为防疫工作奉献自我。她开展疫情排查工作,包括电话调查、入户访问、测量体温等。为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家庭提供关爱服务,为家中老人、孩子提供生活照料、心理疏导、课业辅导、物品代购等服务。 翟莉针对商贸古玩城每周六的开市,人员流动多,多次组织青年志愿者和学生志愿者们去捡拾白色垃圾,维护秩序,做公益宣传活动。 国庆前夕,无意中在手机上看到市妇联和爱心企业为环卫工人献爱心的“针情送暖”活动招募编织者的消息,她迅速的第一时间联系了编织公司,确认好信息后,半小时内就招募了连同自己在内31位巾帼志愿者,然后当天就和公司接洽并带领大家学习织法并领取毛线,拿回家纷纷挤时插空编织帽子。十天时间,共带领大家编织了162顶帽子,效率之快,成品率之高,志愿者之热情和真诚,得到市妇联和编织公司的交口称赞…… 她做公益的时间虽不算长,但是她的身影却活跃穿梭在大街小巷,虽然她只是个普通的退休职工,但是她现在的志愿者身份让她发光发热,凭借自己的爱心热心和正能量,已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好榜样。 她热心公益事业,衡水好人馆被确定为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标杆后,她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成为全区志愿服务队伍的中坚力量,组织慰问养老院、资助贫困儿童、关爱空巢孤寡老人、义务理发进社区农村、垃圾分类宣传、衡水湖环保公益、无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值守、文明交通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1600余次。疫情防控期间翟莉倡导线上线下抗击疫情共230人次,线下发放宣传资料累计1000份,服务群众800人次,排查300人次,通过电话、社交工具等开展心理疏导32人次,入户陪伴留守儿童9名,发动志愿者捐蔬菜、水果、酒精、消毒液等防控物资折合人民币3000余元。在她的热心推广宣传、引领号召下,每年暑假、寒假200余名大学生、高中生、初中生参加衡水好人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并且通过她极强的感染力和凝聚力,也影响带动了数百名学生家长一起响应,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翟莉组织开展公益阅读活动。在世界读书日、寒暑假、节假日等读者量较多的时间段,在衡水好人馆她组织开展名家讲座、新书展览、读书朗诵大赛等服务项目200余次,积极开展网上借新书活动,保证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先后获得 “最美志愿者“ “优秀志愿者”称号。 用爱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的“护花使者”—— 翟莉 翟莉,女,1972年5月生人,满族,衡水好人志愿者协会副会长。20年来,她秉执“立德树人”的初心,一心扑在关爱青少年工作上,以心理疏导、物质帮扶、活动教育为抓手,先后策划开展“文明伴我行”“争当美德好少年”“七彩阳光伴我成长”“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系列活动,组织未成年人关爱辅导活动500多场,受益青少年近5万人次。她积极参加协会组织道德宣传、精准扶贫、爱心帮扶救助、助学、助老、助残、环保、 社区志愿服务公益活动800场次,志愿服务时长1500多小时,先后获得 “最美志愿者“ “优秀志愿者”称号。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因此关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也就是关注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翟莉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与创新优势,用心用情关爱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助力他们茁壮成长。 一是加强法律宣传。翟莉大力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组建法律宣传志愿者服务队,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同心向未来,关爱暖童心”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宣传活动,向前来参加活动的青少年儿童和家长介绍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内容,围绕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通过案例为青少年儿童讲解法律知识;组织参加活动的青少年儿童现场绘制手抄报,让小朋友们用自己的双手加深对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理解,活动共吸引360余名青少年儿童及家长参加。她组织衡水中学的莘莘学子230名同学利用暑假开展了22场公益活动,去北苏闸村史馆参观接受党的廉政文化教育,学习“闸文化”,深刻理解廉洁为公,为祖国栋梁们培养树立正确的三观,起到了教育和引导的作用,该活动也被多家媒体及学校公众号纷纷推广学习,起到了较好的宣传带动效果。暑假期间,适逢交警部门为文明创城,开展电动车集中上牌活动,她主动请缨,并召集了40余位衡中学生助力交警三个服务点,亲自动手参与其中,锻炼中得到了书本之外的社会大课堂带来的充实和快乐。 二是心理健康辅导。翟莉充分关注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组成心理教育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开展青少年心里健康管理活动,为青少年讲解常见的心理疾病,引导他们树立正向的情绪思想,教授他们运用情绪管理法调节心理状态,避免陷入不良情绪,共吸引345名青少年线下参与活动,同时通过公众号发布心理情绪调适小妙招卡片,在线上持续开展活动。从“培养良好生活习惯,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新学期到来合理调整心态;学会寻求心理帮助,获得心理支持”三个方面进行讲解。之后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益智小游戏。如乒乓球接力赛、有奖知识抢答等。 三是关注留守儿童。翟莉创新关爱困境儿童志愿服务形式,组织一批优秀的志愿者,建立义教志愿团队,更好地向留守儿童提供免费学业辅导服务,根据儿童的不同需求,为他们定制符合个人学习特点的线上教学内容,为有需要的儿童提供一对一学习服务,今年以来持续为8名困境儿童提供学业辅导服务。在大葛村小学、北田小学等地扶贫助学、爱心捐助,翟莉都跑前跑后各种张罗安排,被探望学生们都深受感动。在她的热心推广宣传、引领号召下,在短短的三四个月时间就发展了400余名志愿者加入公益组织,有高中生、初中生及小学生,也有大学生,并且通过她极强的感染力和凝聚力,也影响带动了数百名学生家长一起响应,她策划组织了大小活动60余场,参加人次2000余人次。她亲自带领三十余名学生及家长,去枣强倾听道德模范先进人物林秀贞亲自讲述事迹报告,孩子们人人都受到启迪,要向林奶奶学习,也要争做好人,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是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每周六在衡水好人馆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包括《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将诵读中华经典、红色经典与学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相结合,引导未成年人继承优良传统、提高道德素养。结合“道德讲堂”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强未成年人的感恩意识、诚信意识和法制意识。 翟莉针对疫情防控的局势,数次配合社区做流调工作和核酸检测志愿者,为防疫工作奉献自我。她开展疫情排查工作,包括电话调查、入户访问、测量体温等。为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家庭提供关爱服务,为家中老人、孩子提供生活照料、心理疏导、课业辅导、物品代购等服务。 翟莉热心公益事业,衡水好人馆被确定为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标杆后,她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成为全区志愿服务队伍的中坚力量,组织慰问养老院、资助贫困儿童、关爱空巢孤寡老人、义务理发进社区农村、垃圾分类宣传、衡水湖环保公益、无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值守、文明交通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1600余次。疫情防控期间翟莉倡导线上线下抗击疫情共230人次,线下发放宣传资料累计1000份,服务群众800人次,排查300人次,通过电话、社交工具等开展心理疏导32人次,入户陪伴留守儿童9名,发动志愿者捐蔬菜、水果、酒精、消毒液等防控物资折合人民币3000余元。 翟莉组织开展公益阅读活动。在世界读书日、寒暑假、节假日等读者量较多的时间段,在衡水好人馆她组织开展名家讲座、新书展览、读书朗诵大赛等服务项目200余次,积极开展网上借新书活动,保证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她先后获得 “最美志愿者“ “优秀志愿者”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