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好人网

搜索
衡水好人网 首页 好人文艺 查看内容

为自然增色,为山川立像——浅议常英杰书画艺术

2022-8-11 07:59| 发布者: 史振平| 查看: 48308| 评论: 0|原作者: 常海成

摘要: 常英杰是一位集文学、书法、绘画于一身的全能型艺术家。造化的启迪使他的绘画语言充满灵性;超凡的意象表达使他的作品主题更准确、更高雅;巧妙的运用文字记述使他的作品画里画外呈现出艺术品位。

河北画家常英杰的山水作品,画风厚重而不失明快,浑然而富有层次。他始终以自然为师,并将自己独特审美理想与人文情怀赋予作品。欣赏他的作品,总有一股正大气象,浩然之风涌入胸怀。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亲近大自然才会找到艺术的灵魂。多年来,为了更深入地观察、研究、挖掘山之精神与水之意韵。常英杰的足迹遍布了大半个中国的山山水水。那里的春夏秋冬,那里的朝暮阴晴,那里的悬崖绝壁、飞瀑野径、山村院落、松林寺庙等都融入到了他的创作思想中。他努力从哲理和艺术的角度找寻大地、山川、河流的诗意,探寻生命之谜。随着时光的流转,他的作品便逐渐呈现出了特有的风姿与神韵。从其作品中,即能看出传统功力的深厚,又能看到他对现代山水意识形态领悟之深刻。

造化的启迪使画家常英杰的绘画语言充满灵性。在他的作品中,对环境与气氛的把握总是拿捏得恰到好处,在不经意间你会被带入佳境,以至于全身心受到洗礼。比如《山水清音》这幅作品,整体基调体现“幽”与“静”,经过深思熟虑后,他便以黑白灰为主色调,以粗犷有力的线条形式,来表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而画面左下角之“画眼”——绿树掩映中的房屋农舍,则用赭石色淡描轮廓,以表达农人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样的效果即突出了作品的立意,又鲜明地展现了环境改造的美好现实。

超凡的意象表达使画家常英杰的作品主题更准确、更高雅。他避免了对真山、真水的简单还原,合理的取舍、合理的移物造景,使效果更显著。如画作《韶山颂》,以雄伟的山势山体为背景,突出伟人的宽广胸怀;以革命圣地门前虬曲的青松,寓示祖国兴旺。作品中高山、雪峰、白云、青松等物象对伟人故居作了情真意切的高度烘托,唤起人们对伟人的深刻怀念与崇高敬仰。

巧妙的运用文字记述使画家常英杰的作品画里画外呈现出艺术品位。《记忆》这幅作品,表现的是作者儿时的记忆,山村、石碾、清泉、梯田、石桥、松树、果树等元素构成了一幅山乡最美画卷,这是作者乡音乡情乡恋的情怀。在做足了色彩、构图和笔墨功夫后,并用语言作了精美的诠释,请看边款的文字记录:“顺着弯曲山路,寻渐远之山乡,古老的小屋前有晾晒的山珍和咕噜噜响的石碾。歌声、笑声飘荡在山间田野,白云悠然飘过,掬一捧山泉水喝下,沁人心脾。多年以后,身居闹市的我,总是在漆黑夜晚,打开记忆之门”——这是多么富有情感的表达,进而也足以窥得画家文学功底之深厚。值得称道的是,近几年绘画之余,常英杰还在全国很多知名报刊发表了大量文艺评论和文学作品。

在这里,仅用三幅作品粗略浅显地分析了常英杰的绘画艺术风格和特点,当然不能以点带面。要想真正地了解他的书画艺术,还要多去欣赏他的其他作品。

写到这儿,不得不说说常英杰的书法功底。人们常言,中国书法与绘画是一对孪生姐妹,即书中有画,画中有书。书法是绘画作品中语言表达的媒介,字的优劣直接影响画作的整体呈现。故而在创作间隙,他不忘研习书法,并成为日课。从黄庭坚到米芾,大量的临帖与实践,使其书法水平不断提高。自2011年至2017年间,他先就读于清华大学书法高研班,后入首都师范大学弘文书院继续深造。在著名书法泰斗欧阳中石先生的悉心指导下,他的艺术造诣日臻完美,曾两次入选全国性书法大展。

常英杰就是这样一位集文学、书法、绘画于一身的全能型艺术家。他不断的在艺术道路上探索前行,在书画的世界里彰显自己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他用画笔为自然增色,为山川立像,为我们带来大量的精品力作,给我们以视觉上的盛宴,精神上的寄托。

2022年8月8日

常海成于衡水滴水书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 .
  • .
  • .
  • .
  • .

文热点

读排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