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风云,女,1966年4月生,衡水好人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参加公益活动7年来,她累计志愿服务时长7000余小时。她热心公益积极参加慰问养老院、资助贫困儿童、关爱空巢孤寡老人、义务理发进社区农村、垃圾分类宣传、衡水湖环保公益、无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值守、文明交通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次。多年来刘风云一直把关心别人、奉献爱心作为人生中的一件乐事,尽己所能地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先后获得衡水市“最美志愿者“,“优秀志愿者”、“河北省最美公益人物“等荣誉称号。在衡水市创建省级和全国文明城市、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等活动中表现突出,获评“最美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2018年衡水好人网成立文明交通志愿服务队,刘风云任副队长,不论严寒酷暑还是寒风凛冽她都积极带领志愿者参加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在市区交通路口、车站、学校路口参与了上200多次的早高峰,晚高峰路口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助力衡水文明城市创建,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称赞。 2020年刘风云倡导组建并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央超市”公益项目。她根据群众需求,以“点菜”形式选择服务项目,真正把志愿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志愿服务领域覆盖桃城区全境,在社区、农村开展活动158场,志愿者参与人数在300人次,受众达到30000人次,为受益人节省资金100万。宣传思想政策,传递文明风尚,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2020新年,新冠疫情暴发,刘风云第一时间响应号召,“战疫当前,作为志愿者我义无反顾”,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刘风云在疫情防控中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充分彰显了巾帼志愿者的初心和本色。 刘风云组织志愿者骨干成立了阻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小组,筹集防控物资、线上线下、在无物业的3个小区疫情防控值守。开展疫情防控、防疫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对过往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防疫知识宣传。此后将近3年的时间里,无论严冬酷暑,多阶段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她协助社区工作人员上门走访、小区门岗疫情防控处测量体温、登记,卫生治理、区域消杀、核酸检测等,向居民们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倡导线上线下抗击疫情共680人次;线下发放宣传资料累计2732份,服务群众2687人次,排查987人次,通过电话、社交工具等开展心理疏导54人次,入户陪伴留守儿童5名,发动,志愿者捐蔬菜、水果、酒精、消毒液等防控物资折合人民币6000余元。 2022年11月,市区疫情形势严峻,封控小区增多,急需志愿者,刘风云义无反顾的投入到志愿工作中去。“疫”路有你,风雨同行。8天来,不论是低温寒潮,刮风下雨,刘风云从黎明五点半到中午十二点,一直忙碌在疫情防控现场,核酸采集,物资运送,秩序维护,心理咨询,紧张而有序。他们为了尽快完成每天的任务,中间不能喝水,脸盘的汗水不能擦,一直身穿防护服。严格按照操作流程,从一个普通人瞬间变成一个医护人员,刘风云工作起来麻利又细致,采集,扫码、清点、封箱、消杀、转运、签字确认、收取下一批样本……这些环节她早已成竹在胸。她同其他志愿者一起入户采集,志愿者们把袋子和手消,用胶带固定在身上,一边装核酸采集所用的材料,一边装需要丢弃的包装袋等垃圾,可谓是一举多得。按下了多少次手消液、拧了多少瓶盖、装了多少个生物安全袋……她早已记不清。 她是文明城市的建设者。中华大街生活区里有一户人家,李姓户主患病常年瘫痪在床,生活十分困难,家中无人打扫,脏乱无比,屋里臭味难闻。刘风云经常到他家做起家务,把房间整理的干干净净,又帮助老李理发,难闻的味道也没有了。2020年她所在的小区进行改造,准备去女儿家过中秋节的刘风云,看到工人们不能回家过节,就拿出两百块钱,交到工人手里,说你们回不了家,去吃顿好的吧。就是这些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感染着身边的志愿者,也感染着社区的广大居民。 长年做志愿服务,衡水好人馆如今已成了她的第二个“家”。刘风云充分发挥好人馆的宣传教育作用,她主动担任场馆义务咨询、引导和讲解服务、卫生清洁、定时消毒、整理资料。为了讲好好人事迹,她一遍遍背熟讲解稿。刘风云说,在好人馆做讲解员志愿服务,最大的感受就是身心都受到了净化,处处以好人为榜样,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自己。 刘风云积极参加衡水市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发动全楼居民,打扫楼道、墙壁,清理楼内外垃圾。每次做义工,脏活、累活,她总是走在前头。 2020年冬天,刘风云不慎摔倒,导致门牙掉一块、脚趾摔伤裂纹。在医院进行了包扎、敷药后,她又来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让不少市民群众动容。 刘风云多年来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奉献着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才智,营造全社会文明氛围,为文明城市创建贡献微薄之力。
常言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刘风云的高风亮节、人格魅力深深的感染着其他人,她的一言一行影响、带动着其他人。受她的影响和感召,她的家人、亲戚朋友也都做起了志愿者,成为志愿服务队伍中的一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