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丈夫眼中的善良妻子,是婆婆眼中的孝顺儿媳,是弟弟妹妹眼中的尽职大嫂,是乡邻眼中的爱心大姐,是同事眼中的敬业楷模。她就是陈淑萍,她是一个平凡的人,她有一个普通的家。近期,陈淑萍家庭被评为衡水市级文明家庭。 患难时分见真情 陈淑萍1965年出生于衡水市冀州区彭村,和丈夫张景瑞是大学同窗。原本平静如水的生活在他们大学刚毕业那年出现了波澜。公公查出患有食道癌,一家的顶梁柱倒下了,这让本就清贫的一家更加窘迫。婆婆体弱多病,家里还有正在读初中的妹妹和年仅8岁的弟弟。 “后来公公去世了,家庭重任压到了丈夫跟我身上。”陈淑萍说,厄运没有拆散他们夫妻俩,反而让他们更加珍惜彼此,面对困境,作为大哥大嫂,他们必须给弟弟妹妹们撑起一片天。他们召开家庭会,表示即使再难也要全力供养弟弟妹妹上学读书,激励全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夫妻俩一直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手头稍微宽裕点陈淑萍会给婆婆买点营养品,给弟弟妹妹添置几件新衣,周末回老家给全家改善一下伙食。 现在回想起那段艰苦时光,陈淑萍告诉记者,生活很艰难,但是通过努力全家走出困境,过上幸福生活,感觉很欣慰。 尽孝是最大的美德 丈夫从事种业营销工作,忙碌辛苦,同时还要耕种农村老家的农田。除了忙单位工作外,料理家务、看护孩子的重担都落到了陈淑萍身上。 陈淑萍性情温和,婆婆慈爱和善,婆媳俩从没红过脸。婆婆因病住院进行手术,有时候丈夫因为工作忙赶不回来,陈淑萍总是悉心照料,忙前忙后,生怕出现什么差错。婆婆病愈后住进养老院,陈淑萍夫妻每天都要跟老人通电话聊天解闷,只要一有空就去养老院陪伴老人,给老人带上喜欢吃的零食。夫妻俩对长辈的孝心和对家庭的责任心赢得了乡亲的赞誉。“谁都有老的时候,婆婆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关心,我们的行为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孝顺是最大的美德。”陈淑萍说。 “淑萍对我母亲的孝心和对家庭的付出我都看在眼里,我要向她学习,加倍地对岳父岳母好。”张景瑞告诉记者,岳父岳母家里的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都是他们夫妻俩给老人添置的。有一次陈淑萍的父亲因病到医院诊断治疗,张景瑞因为心疼妻子工作忙,就自己带老人去医院排队、做检查、拿药。怕两位老人孤单,他也时常陪老人逛街散步,有时候还会带着老人出去兜风。 点滴之处献爱心 夫妻俩都是农村出身,虽然日子并不富裕。但只要亲戚朋友、街坊邻居有困难,陈淑萍夫妻总是热心地向他们提供帮助。 大学毕业后陈淑萍留在衡水市区工作,大学认识的学弟学妹们来衡水找工作,他家就成了落脚之地,当时通讯和交通都不方便,有时来了就在家里住上一段时间;同学及亲戚的孩子来衡水市区上学,由于来看望孩子路途较远,当孩子需要紧急帮助时,夫妇都是第一时间跑到学校看望孩子,解决孩子的燃眉之急;邻居一家没有固定工作,收入较低,还要养活两个孩子,陈淑萍夫妻经常提供资金帮助,后来帮助孩子找工作;老家的亲戚、老乡来市区打工看病,陈淑萍在家里热情招待,尽其所能提供帮助,从未有过半句怨言;丈夫业务上的客户也经常来访,每次都是到家里招待,不管来多少人来多久,夫妻俩总是热情相待。 “社会需要爱心,只要我们有能力,就要尽我所能帮助他们。”陈淑萍说。 再穷不能穷教育 陈淑萍夫妻俩都是大学生,他们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再穷不能穷教育,一定要让弟弟妹妹和下一代接受更高的教育,走出农村。”陈淑萍说。在夫妻俩的支持鼓励下,妹妹张月乔从农村老家考入冀州中学,高中毕业又去北京读了大学。弟弟张瑞生毕业后开办了一家私塾学堂,用爱心浇灌下一代。儿子张迅达深受父母影响,生活简朴,奋发图强,通过不懈努力,目前在天津电力科学研究院工作,助力国家电力事业发展。 “我现在的发展离不开哥哥嫂子背后不遗余力的关怀和支持。我上学时所有的开销都是哥哥嫂子承担的,他们还鼓励我回报社会,成家时还给我购置了婚房。”张瑞生说。 陈淑萍一家人用孜孜不倦的学习来武装自己,用百折不挠的意志激励自己,用助人为乐的精神丰富自己,都成为了充满正能量、对国家有用之才,陈淑萍也为有这样的家人而觉得特别骄傲。 工作带给她成就感 陈淑萍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的一名普通科研人员,平时主要从事玉米新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这份工作非常辛苦,夏季需要忍受酷暑高温在田间进行套袋授粉作业,秋季经常穿着沾满蚜虫油腻的白大褂在田间调查,冬季要跨越几千公里飞往海南加代扩繁,来年春季需要整理南繁收获的材料并进行新一年的规划。但陈淑萍甘之如饴。 同事们眼中,看起来柔柔弱弱的陈淑萍身体里似乎总有一股大能量,“经常看到淑萍穿着白大褂扎进试验田,一待就是大半天,夏季在玉米田授粉汗水都把衣裤湿透了,她却丝毫没有怨言。”课题主任谢俊良说,白天进行田间调研,晚上还要在电脑前加紧处理数据,陈淑萍工作起来总是充满激情,这都是源于她对自己岗位的热爱啊。 天道酬勤,近几年陈淑萍培育出玉米新品种2个,授权新品种保护1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发表科研论文9篇,被评为省农科院先进个人。“我十分享受工作带来的兴趣,工作让我感受到充实和成就感。家人们给了我很多支持和鼓励,让我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陈淑萍笑着说。 “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用爱心温暖别人,倾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就是意义和价值所在。”这是陈淑萍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也用实际行动印证了这句话。平凡铸就伟大,2019年,陈淑萍家庭被评为衡水市级文明家庭。对于这个殊荣,陈淑萍倍加珍惜。“我很渺小,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我会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继续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带动身边人一起行动起来,为社会文明做出贡献。”陈淑萍谦虚地说。 |